空军定向培养无损检测士官人才的模式与实践(2)

来源:无损检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3 注重“三线培养” 三线培养是指“军政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组训管理培养”。 作为士官学员,体能训练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在人才培养过

1.3 注重“三线培养”

三线培养是指“军政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组训管理培养”。

作为士官学员,体能训练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员借鉴部队训练模式,同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开展早晚体能训练、队列训练、野外拉练等项目。专业技能训练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在培养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职业态度、工匠精神的养成[7]。学员在进入部队之前的培养采用2.5+0.5的方式,即前2.5 a在学校培养,后0.5 a(第六学期)进入部队指导院校学习,在指导院校重点对“组训管理”等内容进行学习。

1.4 坚持“四结合”

四结合即将“学历教育与定向培养相结合”“专业教学与资格培训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任职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根据学员是为空军定向培养这一目的,在学历教育中引入飞机与航空发动机相关的课程;充分利用学校航修实训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了航空维修的实训项目;利用暑期进厂实习,加入有关油液监控、航空附件检修的顶岗项目。这些特色项目的加入使学院拓宽了任职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油液分析师、附件维修师岗位工作的能力。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突出无损检测资格培训的需要,平时的教学中将国家标准GB/T 9445-20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对无损检测人员任职的规定设为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实训室条件,同时发挥无损检测专业社团的作用,在学员进校伊始即进行专业教育,并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学习无损检测专业技能,在大二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开放专业实训室供学员练习使用。

2 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2234”的培养原则,经过学校与部队指导院校及行业企业等多方人员的论证,并充分考虑了部队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无损检测士官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有效设置。如增大了思政课程的比例,加入了《军队基层政治工作》等具有鲜明军事色彩的思政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不仅参考国家标准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为满足学员定向到空军部队任职的目的,还开设了《航空油液监控》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等满足空军部队需要的特色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包括思政课程、军事课程及专业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训)等,课题体系具体见表1,课程实施进度见表2。

表1 空军定向直招无损检测士官培养课程体系构成课程设置分类课程名称课时比例/%公共课思政课题军事课题专业课题理论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3.3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服务与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文化艺术、体育活动1.7理论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革命史、军队基层政治工作、航空机务中队文化工作等9.5理论课程军事理论基础、军队信息安全保密概论等1.2入学军事基础训练、集训与体能测试、体能训练、组训方法、军事体育训练等3.9实践课程每日例行训练19.9部队院校培训19.7理论课程电磁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材料工程基础等20.5实践课程电磁检测专业实训、渗透检测专业实训、超声检测专业实训、射线检测专业实训等

表2 空军定向直招无损检测士官培养教学进程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二学年暑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部队院校培训)学习内容公共课+思政课程+军事课程公共课+思政课程+军事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军事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军事课程赴企业顶岗专业课程+军事课程+无损检测资格证考取+毕业论文组训课程+军事课程+业务课程

2.1 思政课程

针对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士官)培养目标,以“思想坚定、军政扎实、理论够用、专业技能、任职拓展”五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作为一名无损检测士官学员,在学校,他们兼有在校学生和军人的双重身份,将来进入部队,他们要成为“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合格军人。

因此,在学校中,培养无损检测士官学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备士官必备的政治行为、道德行为、社会实践能力;政治信念坚定,法纪意识牢固,思想品德端正,立志献身国防,忠实履行职责。

必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开设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员进行教育。在校期间,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文章来源:《无损检测》 网址: http://www.wsjczzs.cn/qikandaodu/2021/0730/617.html



上一篇:在用游乐设施检测分析质量控制
下一篇: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投稿 | 无损检测编辑部| 无损检测版面费 | 无损检测论文发表 | 无损检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无损检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