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水环境中微生物检测

来源:无损检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尽量避免水质问题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一定要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尤其要做好水质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工作,为此我国应该不断加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尽量避免水质问题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一定要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尤其要做好水质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工作,为此我国应该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不断加强水环境中微生物检测力度,水环境检测相关工作人员要履行好职责,严格控制微生物含量。

1 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从人们生活日常饮用、使用,到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领域都离不开水资源,不光是人类,对于地球生物而言,水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也是如此。水是微生物生长和滋生的天然良好培养基,特别是污染的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更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生长。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其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往往是从外界环境污染而来,特别是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饮用水中细菌一般来源如下:来源于水的细菌有螺旋菌属、弧菌属、假单胞菌属、色杆菌属、变形杆菌、微球菌等。来源于土壤的细菌有芽孢杆菌、链球菌、气单胞菌等[1]。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常规性微生物指标包含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在对饮用水中微生物开展检测的时候需要确保一系列操作都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并在检测之前对实验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将待检样品按标准操作流程接种于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观测微生物生长性状,按标准直接判定或进行后续试验鉴定微生物。

2 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

2.1 PCR 技术的应用

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仪是一种通过调节温度实现体外DNA扩增的仪器,温度包括复性温度、变性温度和延伸温度3种。正常情况下的DNA为双链结构,当温度升高到95℃的时候,DNA的性质会发生改变,双链结构会变成单链结构,当温度在过60℃左右的时候,引物与单链进行结合,之后调节到72℃左右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即完成一轮DNA复制,之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得到大量目的DNA,以上就是PCR技术的原理。在水环境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CR技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从而对水质进行检测。PCR技术对于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优势在于检测速度快,还可以弥补传统检测技术中的一些缺陷[2]。

2.2 检测步骤

快速检测板在检测操作的时候节省了水样处理、设备消毒、培养基制作准备等一系列繁杂的操作步骤,在水样采集回来之后将其放置在无菌的环境中,微生物测试板会被平坦地放置在实验平台上,掀开上面的层膜,应用无菌吸管吸取1ml的测试水样滴落在纸片上,同时覆盖上层薄膜,静静等待10s之后让培养基凝固,与此同时做一片空白阴性对照。将测试板叠加在一起放回之前的封袋中并封口处理,处理之后将其透明朝上放置在恒温的培养箱内部,按照所检测微生物项目要求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培养,最后根据微生物在测试板上显示出来的独有颜色和菌落分布情况来进行分析。对于菌群含有比较少的水样则可以采取直接吸取原液的方式进行测试。

2.3 落实质控措施,提升检测水平

大部分的基层水厂实验室因为没有实验室资质认定或实验室认可的需求,因而未建立认证认可的管理体系,在微生物检测方面的质控管理意识明显存在不足甚至是欠缺。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并不是一项附加的、单独的工作,可以贯穿于日常的准备和检测工作中。每一个规定的检测步骤,每一个合理的实验流程,都需要严格来控制其发展方向和避免出现偏差,因此质量控制不可或缺。依据实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以快速地判断实验结果偏差的可能性,为获得准确结果提供实证。做好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有利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控制,也有利于人员素质的提升,进而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4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相对比较灵敏。在用这种技术对水环境进行检测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基因工程菌,合适的基因工程菌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外源性基因应该具备容易扩增的特点;其次,基因工程菌的存活率要有所保证,至少特定环境下的存活率要有所保证;再次,如果工程菌不够敏感将会影响检测效果,所以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当所选择的基因工程菌具备以上特性时,就可以发挥基因工程技术的检测优势,其优势包括检测效率高,而且相对准确,所以相关水质检测人员一定要做好基因工程菌的准备工作,以便发挥这项技术的优势。

文章来源:《无损检测》 网址: http://www.wsjczzs.cn/qikandaodu/2021/0708/595.html



上一篇: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问题探微
下一篇:高敏肌钙蛋白在检测和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无损检测投稿 | 无损检测编辑部| 无损检测版面费 | 无损检测论文发表 | 无损检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无损检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