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基于近红外光的腹部出血检测系统的开发(3)

来源:无损检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实验时,首先按照要求连接好检测系统,并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将新鲜的鸡脯肉切成半径为4 cm,厚度依次为 0.5、1、1.5、2、2.5、3、3.5 cm的圆片;将Pha

实验时,首先按照要求连接好检测系统,并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将新鲜的鸡脯肉切成半径为4 cm,厚度依次为 0.5、1、1.5、2、2.5、3、3.5 cm的圆片;将Phantom模型放在实验台上并在模型上面放置鸡脯肉;将探头用铁架台固定,调整高度使其紧贴在鸡肉表面;观察输出信号波形并保存。将探头放置在鸡脯肉表面的不同位置,重复上述步骤三次。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当用850 nm的光作为激励源,鸡肉厚度依次从0.5 cm到3.5 cm变化时,探测器D1所检测到的光强曲线见图7(a)。Phantom 1和Phantom 2分别表示正常腹部和损伤有积血的腹部所检测到的光强曲线。图7(b)表示二者的差值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鸡肉厚度的增加,正常腹部的光强信号呈现出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并在一定的幅值范围内波动;损伤腹部的检测光强信号随着鸡肉厚度的增加,信号值逐渐增加,且当鸡肉厚度大于2.5 cm后,光强幅值则几乎不随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正常腹部检测到的光强信号是一条幅值波动的但均值一定的曲线;损伤有出血的腹部,由于血液对光子的吸收,其检测到的光强信号随腹部组织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鸡肉厚度大于2.5 cm时,检测光强将不再随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明,此检测装置在850 nm光的腹部检测中,其最大检测深度为2.5 cm。当厚度大于2.5 cm时,腹腔内部的积血不再对入射光子有明显的吸收作用。

图8(a)表示用760 nm的光作为激励源,鸡肉厚度依次从0.5 cm到3.5 cm变化时,探测器D1所检测到的光强曲线。图8(b)表示二者差值的变化曲线。从图7(b)和图8(b)可以看出:在此检测装置中,波长为760 nm和850 nm的光在腹部的最大检测深度均为2.5 cm,760 nm光的检测线性度明显好于850 nm。

图7 波长为850 nm光的检测光强曲线Fig 7 The detected light intensity curve of the light with a wavelength of 850 nm

图8 波长为760 nm光的检测光强曲线Fig 8 The detected light intensity curve of the light with a wavelength of 760 nm

4 结论与讨论

腹部出血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基于近红外光技术的检测系统可以明显区分出正常腹部和损伤有出血的腹部;用760 nm和850 nm波长的光作为激励光源时,其检测的最大深度均为2.5 cm,760 nm光的检测线性度要好于850 nm。

但是人体的腹部组织比较复杂,出血部位通常比较隐蔽。因此,在腹部损伤及出血检测时,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一方面,通过改进探头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1)适当范围内,采用大功率的激光二极管作为检测光源;(2)采用更为灵敏的雪崩二极管作为探测器;(3)采用多光源、多检测器的检测方案;另一方面,采用其他检测手段辅助检测。首先,采用B超初步判定出血的大致位置,然后利用近红外光技术进行精确定位,并确定出血位置、程度和出血范围。

[1]郭兴.腹部外加压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腹腔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8):650-651.

[2]王敬华.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33(3):30-31.

[3]李勇军.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134-134.

[4]张长顺,胡强恩,莫洁,等.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1):83-84.

[5]张开富.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3):68-69.

[6]孟兴波.腹腔镜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36例分析[J].临床医学,2014,6:79-80.

[7]徐红莲,楼爱琴,沈红霞.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救治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84-1286.

[8]褚小立,袁洪福,陆婉珍.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分析仪器,2006,2:1-10.

[9]王宁,孙岱,王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8,48(5).

[10]裴卫平,季忠,杨星.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2,31(1):103-108.

[11]Tuchin V domain methods in tissue and cell optics[J].Laser Physics,1998,8(4):807-849.

[12]Tuchin V V.Tissue optics light Scattering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medical diagnosis[M].Spie Optical Engineering,2000.13.

[13]吴龟灵.混浊介质中近红外光子扩散理论与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1.

[14]黄岚,田丰华,丁海曙,等.用近红外光谱对组织氧测量方法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5):379-383.

文章来源:《无损检测》 网址: http://www.wsjczzs.cn/qikandaodu/2021/0326/456.html



上一篇:共焦显微拉曼光谱对签字笔字迹形成时间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技术的古琴琴腔构造无损检测研究

无损检测投稿 | 无损检测编辑部| 无损检测版面费 | 无损检测论文发表 | 无损检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无损检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